作 者: 林希 演 播: 刘杰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中西文化交融的京畿天津,全剧通过对一个买办家庭及其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全情式的描写,展现了100年前的历史风云的芸芸众生的命运变迁。
父亲慈子孝的封建伦理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下玉碎化倾情深谊长的跨国之恋的商业利益的漩涡里几经沉浮青梅竹马情定终身的昔日恋人沦落青楼不忍相见异国他乡海外同窗的今日怀脸独上斯宇相处朝夕。
总序
解读记忆
——《天津百年》总序
解该记忆,深刻地再一次体验痛苦。
从我的曾祖父在天津开洋行、做买办算起,我是这个大家族的第四代后人。我们这个大家族,有过创业的一代,有过守业的一代,也有过享乐的一代,更有过败家的一代。到了我这代,那就是破落的一代了。创业的一代,不知文化,资本原始积累;守业的一代,用文化修正自己家族的形象;享乐的一代,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用于享乐;败家的一代,把物质财富败光了,只留下了精神财富。到了破落的一代,反思这个大家族由兴到衰的历史,解读记忆,重温那些永不复返的往事。这时,对于那些已经永远消失了的一切,我也许比我的先人看得更为真切,体验得也就更为深刻。
这样,写作一部家族史,写作一部由这个大家族的兴衰史所映射出来的一座城市的历史,从很早以前在我的心里就有了一种冲动。当然,也正和每一位有过这种创作冲动的作家一样,我一直对驾驭这个题材缺乏自信。再加上中国作家头脑里对生活直接体验的过分强调,使我一直感到写作这样的一部作品,对我来说,必然是力不从心。
但是,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个人财富;而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过于冷静,更蕴涵着过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对于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虽然从理智上可以接受,但在感情上,却
很难让人感到亲切。这就是为什么读者总是要在历史学家以外去解读历史,并且更希望在个人的记忆中去解读情感历程。所以,我一直认为,“历史小说”的概念绝对不准确,小说永远
是一种情感体验。
余生也晚,在我出生的时候,我们这个大家族早已经开始没落。在我的记忆中,我们这个大家族虽然还有一座深宅大院,但这个深宅大院,却只会使人感到空旷。我几乎没有看到过荣华富贵和歌舞升平,我看到过太多的泪水和愁怨。而于败落之时,我的家人最大的享乐,就是回忆这个大家族昔日的辉煌。也许他们是想以此唤起后人的自信,但我想,这些回忆正是对于败落的无可奈何。
然而,说来也怪,正是前辈人对昔日辉煌所怀有的那种惋惜,才更唤起了后辈人对这个大家族的厌恶与憎恨。无论是她昔日的兴,还是她今日的败,对于后辈人说来,这一切一切都一文不值;而值得珍惜的,倒是在这个大家族从兴到衰的过程中,那些受到过伤害的人,和他们受过伤害的心。
在这些人当中,我怀念我的母亲。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母亲永远是一部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人生,母亲更是历史。我们这个大家族的历史。也同时就是母亲的情感史。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过抗争,在她对命运的顺从中,有着她最强力的批判。她对我叙说过的一切不仅仅是我们家族活的历史,也同时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也许还能从中看出我们民族的历史。
……
作者简介
林希,原名侯红鹅,1935年生于天津。祖辈在天津办洋务开洋行,父亲在一家日本公司供职,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随母亲识字读书,开蒙较早,对后来人生产生重要影响。1947年母亲去世,失去家庭温暖,只能一心读书,努力为自己创造未来。1952年师范学校毕业,并参加工作,曾经做过教师,后来调天津作家协会工作。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1957年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从此被送到农场、工厂、农村参加体力劳动,此间种地、挖河、打砖、清扫马路、清理厕所、蹬三轮、拉板车,在工厂做杂工,以超重劳动换取微薄收入养家活命。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成牛鬼蛇神。1980年平反,重新回到文学工作岗位。 出版有诗集4部,其中《无名河》获全国新诗奖。1989年后改写小说。已经出版长篇小说5部,其中近著为《天津百年》之第一部《买办之家》、长篇小说《桃儿杏儿》、《天津屯的金枝玉叶》等,发表中篇小说约40余篇,其代表作有《蛐蛐四爷》
目 录
解读记忆——《天津百年》总序
第一章余姓人家
第二章 庚子之难
第三章 历经劫难
第四章 乱世情缘
第五章 纨绔子弟
第六章 疯狂赌博
第七章 积善人家
第八章 诡计多端
第九章 风云骤变
第十章 狐狸拜月
第十一章 肮脏交易
第十二章 不祥之兆
第十三章 花花世界
第十四章 人鬼难分
第十五章 抵制日货
第十六章 曲终人散
影视原创小说版修订后记